馬林巴是世界上廣泛流行、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打擊樂器。關于馬林巴的起源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較明確的記載和考證,眾說不一。據古希臘文史資料介紹,馬林巴的誕生地是在危地馬拉,但在東南亞和非洲等地都有同時存在的可能性。
所采用的琴板紅木的質地軟,低音發音更熱烈,波長更長,音區更低,余音更和諧,每塊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種果殼、葫蘆或罐頭盒、長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鳴體,這些共鳴體的大小,長短是與相應的琴板相適應的。在每個共鳴體上還開有1-2個小孔,孔上蒙以竹膜、雞蛋膜、薄紙或動物的尿泡。演奏時聲音由琴板傳到共鳴體和孔上的薄漠上,聽起來微微作響,產生出一種特殊的共鳴效果。
馬林巴的制作被認為是樂器制造中難的一項,它不僅要求制作者有良好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,而且非常了解選材的知識。制作馬林巴需要優質紅木,在木材的選擇上十分苛刻,全世界能夠制作馬林巴的樹木很少,分布范圍也很窄。馬林巴的普及,便使馬林巴的制作也成了一些國家的一種產業,并涌現出許多馬林巴制作大師。
黑龍江馬林巴在彈奏的時候,觸鍵點一定要好,指尖沒有站好的話就會影響發音,就沒辦法把重量落到指尖。
還有就是一定切記手型要自然,手臂要放松,將指尖的重量掛住。這樣就能獲得一個比較好的音色。
放松不是一個外在的動作,而應該是一個內在的感覺,大家要去體會這種放松的感覺,才能真正的將重量彈奏法彈好!
一個人在演奏過程中的音色變化豐富多彩,無疑說明了他對重量的控制是靈活多變的,同樣,重量彈奏對鋼琴的其他種種演奏技巧而言,是基礎與前提,而只有正確掌握了重量彈奏的精髓,才能更好地完成其他的技巧訓練。
馬林巴的保養也是不容忽視的,存放位置要在比較干燥的地方,避免潮濕,禁止長時間在太陽底下爆曬。在用褪方面一定要講究,禁止用木琴褪來演奏馬林巴,特別是高音區那將是毀滅性的敲擊。要根據自己馬林巴的型號,盡量選用稍微柔軟包線的褪。在搬運時注意音板不要擠壓,有單獨的箱子,與其他部件分開。整體搬運和運輸對馬林巴框架的損壞比較大,一定要拆卸裝箱運輸,在拆裝過程中注意每個部件的位置,一但錯誤會造成損壞。在打理音板表面灰塵時用干燥的軟布或棉布打理,金屬部分,不易生銹的可以用濕布打理。